手机看新闻

1套刚需带动3套改善!一二线城市5年成交复盘,这类房子涨幅最高!“财富割裂”趋势下,如何决策?

来源:哈尔滨房天下 2022-06-27 10:23:30

[摘要] 最近,我跟几个搞大数据爬虫的朋友,做了一项研究:把一二线重点城市近5年的成交数据,找出来,系统性梳理,看看什么样的房子,涨幅最高。结果很有意思。

最近,我跟几个搞大数据爬虫的朋友,做了一项研究:

把一二线重点城市近5年的成交数据,找出来,系统性梳理,看看什么样的房子,涨幅最高。

结果很有意思。

保值增值属性最好的,不是学区房,也不是刚需房,而是改善型高品质的二手次新房

即使是带地铁和商业属性的“硬通货”,也只能排在这类物业后面。

这个结论我之前倒是有预估的,可没想到这几年撕裂地这么厉害。

北京是最明显的,核心板块的改善型二手次新房大都超越了2017年3月房价的峰值。

而刚需房,尤其是地段的一般郊区刚需房,这些年涨幅微弱,甚至原地踏步。

这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知。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北上广深等超级购买力城市的房价无关乎地段,房价永远涨。

于是大都喜欢从六环买到五环再到四环,层层打怪升级,但现在,当外围区域滞涨后,这条路径就被打断了。

后来我把近几年的经济和人口数据拿出来比对,发现这几乎是所有城市的核心大趋势,即使是三四线小城市都无法避免。

几经探究,我把这种趋势总结为“财富的割裂”,而这,将对房产投资逻辑,产生根本性的转变。

那么什么是“财富的割裂”,在这种趋势下,又该做买房决策?请耐心阅读下面文字,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1

什么是刚改

我记得在2018年时,CCTV2套有一个节目,《大讲堂》。

有一次,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跟人们说:“只要六个钱包能帮你凑够首付的话,那么最好还是买房子。”

这里的“六个钱包”,是指男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女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六个钱包。

此话一出,被一些媒体解释为“鼓励啃老”,遭遇网上大量年轻人的声讨,唾沫星子都能淹死。

事实上,没有赞成不赞成,他解释的就是一种社会现象。

年轻人毕业到大城市,父母有钱就买得起,父母没钱就买不起。

可是大众不喜欢这个现象,所以说这个现象就会被认为是为“不合理的现象”背书,而被批判。

现在来看,那时候如果听了这句话,受家里助力在大城市买房,现在已经完成了一定的资产财富积累。

图片

而现在,你再提“六个钱包”,已经不太切实际了。

拿北京来说,二手房均价大概在65000元/平米,一套差不多点儿的房子,首付怎么算,也得2-300万元左右。

过去家里人凑个几十万,勉强还能买到,而现在,小城市的家庭,谁家能动不动拿出2-300万呢?

并不多见。

这就注定了,房价越涨,能在大城市买得起房子的刚需就少。

这时候很多人着急了,如果刚需持续减少,房价不就得往下跌吗?这样一线城市的房价都要完蛋了啊。

别着急,再给你讲一个概念,“刚改”。

房子够不够住,没人知道,但共识是,所有人,都有一颗改善的心。

豪华主卧、270度观景阳台、五星级酒店式物业服务……所有人都喜欢住在核心地段的大平层,拥有最好的资源配套,孩子的玩伴都是小区里高素质高学历中产圈层的掌上明珠。

身边的朋友,做生意赚了钱,第一想法就是升级住房,炒股赚了钱,第一想法也是换一套大房子。

有钱人的想法往往很纯粹,那就是配置到这个城市最稀缺的资源。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承认,房地产一直是有需求的,而且这种需求表现在对居住形式的无限追求上,也叫做“刚性改善”。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四大一线城市就已经进入了以“改善”为主力的轮动周期。

之前买了刚需房的业主“以房换房”,把小房子卖掉,然后填补资金,再买一套更大更好的房子。

刚需虽然越来越少,但传导性却很强。

在北京通常是一套刚需房成交,然后带动2-3套改善房成交,甚至我见过“1带5”的

而改善客群普遍拥有更好的现金流和稳定的收入能力,对市场的带动作用也明显。

图片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年全国一二线城市出政策,主要围绕着“支持改善性需求”,因为早在官方的大数据里,已经写明了:

刚需没前途,改善才是核心。

这跟生孩子一样,鼓励生二胎或者三胎,而不是一胎。

存量比增量更有用。

但这会导致一个结果,社会财富不可避免地走向割裂。

 

2

财富倍差

几年前,我就一直在讲“分化”趋势,那时候大家还没概念,总以为房价都是一涨都涨,一跌都跌。

事实上,稀缺资源不属于所有人。房子作为稀缺资源的表达,最终都会走向割裂的状态。

2020年之前还不是那么明显,直至疫情爆发后,分化趋势开始野蛮生长。

疫情看似对社会各个阶层无差别打击,但实际上会造成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为了方便理解,我列几个加减法来表示:

原来富人有10000元,穷人有100元,疫情导致各损失50元。

富人资产变成9950元,穷人资产变成了50元。看到没,富人损失的只是资产的0.5%,而穷人则是50%。

疫情造成经济下滑,这时候央行就会出来放水,资产价格上涨,无论是房价还是股价,富人手里的筹码要比穷人多得多。

而且富人可以在放水周期中借到更多更便宜的钱,用来投资“钱生钱”,而穷人只能干瞪眼抱怨。

国内如此,国外更严重。大疫三年,全球富豪数量飙升。

2022年全球十亿美金企业家约3400人,是十年前的两倍;百亿美金级企业家260人,是十年前的3倍;千亿美金级企业家10人,比去年多了一倍,而五年前一个都没有。

与之相对应的是,世界各地的工人在疫情期间,损失了3.7亿美元的收入。

我们再回到楼市。

疫情导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富人有了钱干嘛?

还是买房。

这两年全国豪宅市场火得不可理喻,北上广深、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这些城市豪宅购买力就没有断过,之后才是改善型住房。

图片

图片

图片

富人具有集群效应,从而让城市之间也拉开了差距,这就是由人口到城市之间的“马太效应”过渡。

这让小城市到大城市之前的跃迁,变得越来越难,一线和三四线财富,以前相差一倍,现在可能是十倍。

举个例子,十五年前,北京的家庭资产210W(60W现金+150W房产), 三四线家庭资产70W(30W现金+40W房产)。

而现在,北京1500W(300W现金+1200W房产),三四线家庭资产180W(100W现金+80W房产)。

以前是210W对比70W,如今1500W对比180W了,财富倍差就是这样形成的。

当三四线人口很难再往一线城市流动的时候,阶层就会逐渐固化,普通家庭的年轻人再也无法获取到社会上的顶尖资源。

三四线年轻人只能在一线城市打工赚钱,然后到了贡献完年轻劳动力之后,35岁之前再回到自己的家乡,整个社会就会变成一个由上到下的压榨体系。

很多人不甘心,就会选择中间区域做落脚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年,全国人口增长最好的不是一线城市,而是二线城市。

要么是区域内的省会城市,要么经济发达可以提供高薪就业岗位。

图片

自此一个链路就形成了:

房价分化,背后是阶层分化;阶层分化之后,会逐渐固化。

城市之间形成梯队,一字排开,房产变成了社会阶层固化的隐形鸿沟,将人们分隔两地。

这种形势不利于社会长期发展,所以从去年开始,高层提到过“共同富裕”,打击学区房、头部垄断性企业、富人群体……

效果倒是有,可是疫情一波,放水救市,鸿沟又深了几分。

当趋势不可阻挡,我们又该如何保全自身呢?接下来子木掏心窝子给大家几点建议。

 

3

财富分割的终点

首先,我们要清楚认识“稀缺资源不属于任何人”的事实,“阶层固化”并非国内独有,而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虽然这种现象大多数人不喜欢,可这就是事实,别抱着大同的思想,高喊“平均主义”,没用。

当然一线有一线的活法,三四线有三四线的生活,不见得一线城市就比别人活的更高一等,财富有阶梯,生活无差别。

内地不跟中国香港一样,香港年轻人没有退路,只能住鸟笼,而内地年轻人一线混不下去,可以去二线,二线不行就去三四五六……

再不济,10万块钱买一套鹤岗房,悠哉悠哉,人生无过。

但如果心有抱负,小城市物质境遇满足不了自己,就只能跟着大军继续往上攀爬,往更好的城市走,一线不行,起码混个二线强市。

一代不行,再走一代,三代跃迁,自古有之。

其次,在资产配置层面,一定要有“长线思维”。

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基本买来就是自住的,别指望涨价。

如果硬要投资,或者说有增值的属性,围绕着两个点:

学区房以及核心地段的改善型品质次新房。

这两类物业是绝对的稀缺资源,也是当地所有人的追求,完全的小众市场,增值也是长期的。

二线城市,是目前人口的主要流入端口,每年有大量的年轻人带着“六个钱包”入场,刚需的购买力相对比较旺盛。

有产业跟着产业买,比如房子周边就是大型商圈,企业聚集带,没有的话,就围绕着学区、交通、商业买,基本不会落亏。

一线城市,改善为主,刚需为辅,主体需求易位。

如果刚需房没有之前的涨势,大家更多会去选择居住郊区环境比较好的次新房,小面积多居室,多围绕着交通干线走。

而市区内的老破小,比如筒子楼,不带电梯的老旧高层,这些房子如果不带学区的话,会越来越衰败,无人问津。

一二线城市比三四线城市,核心板块的次新改善房更为稀缺,区位较好,面积较大,楼龄较新的住宅需求这两年被彻底激发。

当然每个城市对改善型住房的认定标准不同,对北京来说,应该普遍在 1200 万以上。

1200万贵吗?屏幕前的你感觉不贵、贵或者天文数字,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每个房价梯队都有各自消费的人群。

前几天,一朋友和中介去上海西郊明苑别墅三期看了一套豪宅。产权886㎡,花园1000多㎡,精装2000-3000万,报价4亿元。

跟子木说,中式元素融合西式,比较耐看,特别想买。

另外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则为了5000块钱的月供发愁,夜不能寐。

人生悲喜不共同。

最后我们会跟国外一样,走向大家所认可的社会财富结构。

再等5年也许就好了,那时候可能会出台房地产税。

富人住着豪宅,承受着高额税费,他们很开心,因为阶层就是阶层,地位就是地位,是有区别的。

穷人看了心里也欣慰,有钱人甭天天就想着享受生活,要多做贡献多纳税。

地方政府也很得意,财政问题不用愁,大家终于可以一团和气“坐”在一起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00
精彩评论

回复还可以输入100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帮你找房

    • 不限
      • 香坊
      • 南岗
      • 道里
      • 松北
      • 道外
      • 呼兰
      • 平房
      • 阿城
      • 宾县
      • 双城
      • 巴彦
      • 尚志
      • 五常
      • 依兰
      • 其他
      • 通河
      • 方正
      • 木兰
      • 延寿
    • 不限
      • 20万以下
      • 20-40万
      • 40-60万
      • 60-80万
      • 80-100万
      • 100-120万
      • 150万以上
    •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房天下服务协议》《房天下隐私权政策》
    相关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楼盘信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信息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